2015年是中国橡胶工业诞生100周年 。百年间 ,中国轮胎工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逐渐成为集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于一身的世界轮胎制造基地 。坊间流传的“世界轮胎看中国”更是对全球第一轮胎大国的形象解释 。
经过几代轮胎人的艰辛努力和顽强拼搏 ,中国实现了从轮胎工业弱国向世界轮胎工业大国的嬗变 ,并走在了追求轮胎强国梦想的路上 。
中国轮胎工业发展史 ,如从1915年生产自行车轮胎算起 ,有100年历史;从1934年生产汽车轮胎算起 ,也有80年历史 。1964年和1982年国内先后自主研发、生产全钢子午线轮胎和半钢子午线轮胎 。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速度很快 ,全钢子午线轮胎用30余年、半钢子午线轮胎仅用20年 ,中国就已成为轮胎生产大国 。
中国全钢子午线轮胎经过了高速、重载的考验 ,性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轿车子午线轮胎已实现无内胎、宽断面、扁平化、高速化 ,紧跟国际潮流的安全、节能、HQ环球体育绿色轮胎也已稳步推向国际市场并获得认可;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打破了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垄断 ,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航空子午线轮胎实现了零的突破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中国汽车轮胎年产量仅有约3万条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全力扶持轮胎工业恢复和扩大生产 ,积极破解技术、设备、原材料和资金等难题 。到2014年 ,全国轮胎产量已达5.62亿条 ,其中子午线轮胎5.11亿条 。
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 ,中国轮胎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成为橡胶工业发展的支柱 。轮胎行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占橡胶工业的60%和65% 。轮胎行业对国家GDP的贡献率为0.9% ,对国家税收贡献率为0.18% ,就业人数占全国的0.58% 。轮胎工业成为橡胶行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拉动了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橡胶助剂、炭黑、橡胶机械、轮胎模具、轮胎翻新、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物流和HQ环球体育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工人就业 。
自2005年起 ,中国汽车轮胎年产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形成了各种规格系列产品齐全完整的轮胎工业体系 ,成为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消费国 。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之外 ,约40%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 。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中国轮胎工业跨入了世界轮胎大国的行列 。然而 ,必须清醒地看到 ,中国轮胎工业多年潜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 ,并成为发展的瓶颈 。
如无序低水平重复发展已导致产品结构性过剩;两头在外的产业结构给发展带来很大风险 ,天然橡胶80%依赖进口 ,且关税高达20% ,复合胶进口面临标准改变 ,轮胎出口不断遭遇贸易摩擦 ,国际 轮胎市场走弱;轮胎工业尚未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轮胎企业大中小并存 ,鱼龙混杂 ,市场不规范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银企结合大集团 ,走出去的企业较少 ,尚未达到国际化、环球化的程度 。
总之 ,中国走向世界轮胎工业强国 ,要举全行业之力突出科学创新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由量的简单增长转向质的内在提高 。就当前看 ,中国轮胎业虽然要面对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 ,但更要勇于面对各种严峻挑战 ,敢于担当 ,全行业要克服各种困难 ,努力拼搏 ,力争早日实现轮胎工业强国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