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及《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 ,中国自主品牌正迎来新的发展良机 。我国自主品牌的崛起 ,正在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 ,将让全世界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带来的红利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一段鼓舞人心的开场白 ,拉开第七届全球汽车论坛的帷幕 。
6月6日~7日 ,火热的重庆再次迎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与中国重庆国际汽车工业展组委会共同主办的全球汽车论坛 。在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十三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无疑为汽车行业提供了“中国机遇” ,这 ,也是本届论坛的主题 。
中国车企将登上世界舞台
谈到“十三五”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HQ环球体育前给出一组汽车行业“十三五”规划的数字:“2020年 ,我国汽车产销规模达到2800万~3000万辆 ,有5~6家汽车企业进入世界汽车企业的前20强;自主品牌汽车占国内市场份额50%以上 ,有5~10个中国汽车品牌成为世界知名产品;到2020年 ,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交易量将达一百万辆 。”
对此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合伙人许思涛在本届论坛上表示 ,“十三五”期间 ,我国汽车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逐步退坡 ,以及上下游产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等 。伦敦亚洲汽车信息机构董事总经理Ashvinchotai则表达了他对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结构的担忧:目前中国汽车行业过度拥挤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必将发生大规模兼并重组以调整结构 ,届时 ,中国自主品牌的利润率或将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 。
不过 ,正如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日前所说 ,“十三五”有可能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最好的时期 ,本届论坛上不少行业专家对此表示赞同 。王侠举例 ,近年来中国车企收获了不少有价值的国际汽车品牌的技术和股份 ,中国汽车企业正在成为全球汽车舞台的重要力量 。“汽车产业今后10年的变化 ,或将超过过去的几十年 。”王侠判断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基调 。”
新能源汽车虽热 ,但不能缺少冷思考
据王侠介绍 ,2015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3万辆 ,首次超过美国 ,成为全球第一 。王侠提出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跨越了巅峰的初级阶段 ,开始进入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引领发展阶段 ,其实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 ,规模足以支撑起新能源产业链的生存和发展 。王侠断言:“新能源汽车有望在中国率先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 ,不少行业专家适时提出了“冷思考” 。
据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密观察 ,2013年电动汽车行业迎来政策红利 。他相信 ,根据正向开发平均36个月的开发周期 ,在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将迎来正向开发新能源汽车的井喷 。
海拉中国事业部执行副总裁弗兰克·白峰则提出一旦新能源汽车离开政策扶持将走向何方的疑问 ,他认为 ,无论政策是否扶持 ,新能源汽车领域都将迎来日益增加的新挑战者 。如何在合适的时间推出新技术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新需求 ,这才是新能源车企最需要考虑的课题 。
“互联网”深刻影响汽车业变革
“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融合为特点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互联网技术正在引发世界汽车格局的深刻变革 。”在谈到智能网联技术对汽车行业的未来影响时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HQ环球体育如是说 。乐视控股副总裁、乐视车联网公司CEO、零派乐享董事长何毅对此深表赞同:“‘互联网’早已不是未来时 ,而是现在进行时 。”
广汽集团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冯兴亚指出 ,“互联网”技术对汽车行业的深远影响不仅在于产品 ,或将从消费群体的变化开始 。据他测算 ,到2020年 ,80后和90后及新生代汽车购买者的比例将超过50% 。随着新生代消费者成为主力军 ,何毅分析 ,无人驾驶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必然之路 ,在此基础上 ,不会有太多年轻消费者希望拥有自己的汽车 ,因此共享出行或将成为未来汽车交通的终极形态 。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提出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汽车企业重新构建新型服务体系成为可能 。
也许正如王HQ环球体育预测的那样 ,随着产业新政策的陆续出台 ,中国汽车行业在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 ,在“十三五”期间将全面翻开新篇章 。
|